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人自信满满,喜欢寻求刺激,而有的人一想到要接触新事物就紧张到冒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处于难以绝对区分的中间地带,有镇定自若的时候,也有摇摆不定的时候。据我的经验,最优秀的艺术家和运动员都很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控制竞争中的局势,使其符合自己的特点。在本书中,我传达的是终生学习的观点,希望读者能接受这些观点并能为己所用,使它们符合自己天生的性格。我发现在诸如比赛、学习和演出这样的复杂的活动中,基本上每个有意义的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止一种。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把自己的才能运用到所做的每件事情上。
问题是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想说,我们都在某些方面非常擅长,并且能在压力下工作。但是怎样变得比别人优秀?怎样迈出从技术性上的娴熟到独特的创造力的这一步呢?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当我回顾自己充满竞争的太极生涯的曲曲折折的时候,总是以台湾为现实参照物的。那个地方能真实地衡量出我的成长。美国推手项目的技术水平,包括锦标赛在内都是无法与台湾相比的,在台湾,推手是一项民众运动。平庸之才能靠自己修炼而成,但坦率地说,许多美国选手在技术水平上,多少有些自欺欺人。台湾的顶级选手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每天训练数小时,还经常参加激烈的比赛。两年一度的中华杯举行前的暑假,精英学校会有训练营。在那里,选手们紧张地备战,每天训练六到八小时,适应酷热的环境,磨炼技术。对这些选手来说,奖金是诱人的。一踏进赛场,他们都成了加满油的机器。前来参加比赛的外国选手如同进了狮子的洞穴。先在台湾取胜,再来谈论其他。
2000年,我第一次到台湾。当时我刚刚获得自己第一个全国锦标赛冠军,根本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激发最佳状态》这章中我曾描述过当时比赛的安排让我颇感意外和不悦。我被告知第一场比赛将在清早举行,但比赛那天我却等了好几个小时。我越来越饿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吃。好不容易等到中午的午餐时间,我狼吞虎咽地吃了满满一大碟,刚吃完就被通知上场比赛。我被打败了,而战胜我的人获得了锦标赛冠军。当我想要在心理上适应发生的一切并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机会抗衡的时候,事实告诉我这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我的对手比我强太多了。即使我当时做足准备,他仍能取胜。当时的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之后的两年里,我认真地训练。这点我在第二部分的前几章里详细地进行了描述,但是我所做的准备不仅限于此。中国武术往往十分诡秘,太极是其中谜一般的不可思议的一种。如果你读过太极经典,研究过哲学基础理论,实践过冥想,你就能获得这种意识,变得更加柔韧,还有可能以极快的速度爆发出极大的力量。但是只有当你不断地在赛场上锻炼自己,不断地把现实和虚幻分离开来以后,你才能把这些原理法则转化为具体的一招一式。不幸的是,很多老师自己没有这样做过,但为了保护自己和学校的利益,他们自称拥有巨大的力量——比如,能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把一个人扔出去——但他们从不表演给任何人看。通常,著名的武术家都避免展现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解释是:“如果你和我比,我有可能置你于死地。”每当我听到这样的论调,我就知道我面前是个冒充内行的骗子——因为真正的大师懂得控制。另一方面,有些非常有攻击力的技巧是能发挥的,而且最重要的秘密仅限于极少的人知道。这就牵涉到人们心中一直存在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真正可能的,什么又仅仅是场骗局呢?
在我去台湾之前,我不知道应该期待什么。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顶尖高手们所拥有的技巧是我做梦都不曾想到过的。他们都是了不起的选手,在推崇精湛武术的文化熏陶下长大,就像前苏联盛产伟大棋手一样。第一次在台湾参加锦标赛让我有机会观看了数小时的世界上最难对付的推手选手的比赛录像。有关台湾顶极选手的录像带成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的信息来源。
第一次台湾参赛后,我发现最伟大的武术家并不是神秘主义者,而是极度专注的艺术家,他们的技艺已经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控制失衡的能力有时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可能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优秀的选手能运用难以置信的招数,身体难以察觉的倾斜,对手就已被打倒在地。从2000到2002年,我仔细地研究了这些录像带,慢慢地我的功夫也有了长进。这些年以来,很多时候我都是和我的好朋友汤姆·阿特里斯一起训练的。他是陈威廉的高年级弟子,是我所知道的美国最厉害的武术家。汤姆是个雕塑家,终日制造陶土模型,所以有了双熊一样结实的臂膀和手掌,再加上35年的太极训练,难怪他的拳头让人难以招架。当我们刚开始一起训练的时候,他简直能把我碾碎似的,我感觉自己就像个网球撞上了一堵坚实的墙。更糟的是,汤姆就像是个寻热导弹,要挡开他的拳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不得不使自己的平衡功夫变得更为精细,能够立稳,来承受住汤姆的攻击。和汤姆训练得久了,我渐渐有了站在场上面对任何对手的信心。
当我于2002年11月再次参加中华杯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连续三年获得了美国全国比赛的冠军。除此以外,我还定期地参加混合级别的比赛,获得了重量级和超重量级的冠军。我的武术功底大为长进,而且我知道我将要面对的是什么。2002年中华杯上我的第一个对手是一位奥地利选手,他刚于几个月前获得了欧洲锦标赛的冠军。我在前面的章节里描述过比赛刚开始的时候,他是怎样用上钩拳把我困住。他是个卑鄙的选手,指望着攻击对手的头部来赢得比赛。不巧的是,这几年来我大部分的训练都是针对他这类招数的。我打倒了他,将他淘汰出局。
我的下一个对手是一个台湾武术学校的优秀学员。他非常灵活,迅速,但有个坏毛病,喜欢在受压的时候抬起后腿。就像我在《揭开神秘的面纱》那章中提到过的,重心过度后移的问题就是当你再次不可避免地前移的时候,就有了破绽因而容易受到攻击。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在投掷上下了很多工夫,我能把他逼到场地的边缘,让他不得不斜靠在我身上,然后利用他的动力将他掀翻在地。他重量的分布暴露了他的弱点,我完全控制住了他,轻松地赢得了比赛。
半决赛的时候,我的对手是台湾武术明星,名叫陈则成。他是两年前中华杯比赛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选手。在准备今年的比赛的时候,我研究得最仔细的就是有关于他打倒对手的录像。他体格高大,强壮有力,充满运动细胞。当观众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就以极快的速度和娴熟的技艺把对手打倒在地。他是台湾著名推手教练的儿子。他父亲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练。所以除了强健的体魄,他从幼年开始就接受最好的指导。
开赛铃一响,我就进入了状态。我们的手腕碰到了一起,他立刻展开攻击,企图把我摔倒在地,但我阻止了他的进攻。但他继续施压,用手攻击,在格斗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我感到危险无处不在。我试图把他从我身边推开,但他从未停止过进攻。他的力量是由内而外的,感觉是放松的却又十分强烈,随时有爆发的可能。他不停地向我发动进攻,但并没有得分。第一轮刚过一半的时候,我抓住了他进攻中的一次失衡,爆发出巨大的推力,将他推出很远,好像要飞出赛场,但他落地的时候双脚仍在场内,脚跟悬在线外。接着他做了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头几乎贴到地面的时候,突然一扭腰保持住平衡,停在了界内。真不愧是个优秀的选手!我再次发起攻击,当我冲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已经直起了身站稳了脚跟。这才是战争。
和陈在场内比赛的时候,我感觉他好像就附在我的皮肤上,吸走我的能量。我不停地把他像噩梦一样地甩开。我让他失衡,避开他暴风骤雨般的攻击,但他的状态出奇地好,总能卷土再来。在离第一轮结束还有30秒的时候,我开始感到筋疲力尽。我终于明白这不过是陈的策略罢了——他向对手施压,不停地惹恼他们。他在寻找机会,不断煽动对手把自己推开以消耗对手的体力。他出拳,被推开,又卷土重来。我察觉到了这点,决定在用臂钳住他的时候稍作停留,让他看他能怎样。结果我还没来得及眨眼就被掀到了地上。
他这一摔弄得我晕头转向。明明自己刚刚还站着,一下就倒了,我甚至不知道是被什么袭击了。我站起来,摆了摆头,迎了上去。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变得过于心急,再次被他摔倒在地。第二轮的情况基本上与第一轮如出一辙。他向我施压,我想法避开,寻找下手机会,但大部分时间,他就像个武术巨人。第二轮刚开始一分钟,他给了我个突然袭击,接下来我所知道的就是我的脸摔在了一堆垫子上。他竟如此神速!之后,他推延时间,企图保持领先地位。我被他牵制住了,孤注一掷地疯狂地进攻。铃响了,比赛结束了。我们彼此拥抱。他的确更胜一筹,赢得光彩。我的脖子和肩膀因为疼痛而颤抖着。我快要垮了。但我还要参加争夺第三名的比赛。尽管我的上肢很难正常运动,我还是成功地赢得了比赛。我获得了铜奖,我又有了两年自我反省的时间,直到下一次机会来临。我再次闭关训练。
在2002年世界锦标赛以后我成了代表团的成员。我的运动生涯达到了新的水平。我近距离地亲身感受到世界级水平是怎样的,而且觉得自己也有能力达到。我学习的下一个阶段主要包括设计和锤炼自己所独有的具有竞争力的全面技能。一回到纽约的家中,我就开始了训练。
世锦赛后刚开始的几个月主要进行的是心理方面的训练。一方面,我得让自己的身体恢复,我肩膀的情况十分糟糕,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承受猛压。所以我研究录像,分解陈则成和其他顶级台湾选手的全套技术动作。在花了数小时一张一张地看过胶片以后,我了解到了无穷的有关于步法的灵活移动和身体姿态,这让我真正看清楚自己所面对的对手。原来第三名和第一名之间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觉得自己不得不一步一步变成另外一种运动员。
到一月中旬的时候,我能在垫上做一些温和的训练了,这些训练不会加剧伤痛而且有利于保持身体的柔韧性。我有了一些技术方面的新的想法,融入了一些慢动作。到三月份的时候,我不用再担心我的肩膀了,我可以全速完成一整套动作,但我更多的是在构思那些曾在《划小圈》、《让时间慢下来》和《揭开神秘的面纱》等章节里谈到过的想法。我仍然在“研究和发展”阶段。
我已经谈到了风格,个人品位和忠于自己天生的秉性。这一主题对学习的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如果你考虑的是我在本书中提到的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它们都发源于深处的,都是在原本很小的信息源基础上的创造性发挥。在开头的几章里,我描述过对于一个国际象棋手来说,通过研究简化的位置关系为自己打下坚实基础是多么的重要,然后我们把已经内化的原则运用到越来越复杂的情景中。在《划小圈》中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技术或想法为例,不断地实践直到感觉到它的精华所在。然后我们慢慢地精简这些,同时保持它们的力量,直到我们有了极其强大的能力和基本上无形的武库。在《让时间慢下来》这章里,我们再次着重讨论的是选择一组技艺,内化它们,直到大脑感知到无穷的细节。以这种方式训练以后,我们能在同样的时间段里看到更多的画面,这样一来,时间仿佛也慢了下来。在《揭开神秘的面纱》中,我们把有关对手的细节都放大到清晰可辨的程度,用这种方法,我们修炼出最后两招控制住了对手。
这种学习方法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我们一旦感受到技术磨炼的博大精深,无论技巧多么细微,我们都能把这种感受当作指路灯塔,照亮我们继续前进的道路。只要你知道什么叫做好,你就有了目标并不断地追寻。广而言之,这就是我对于自己追求武术的理解。小一点来说,我就是以这样的方法训练,为2004年国际锦标赛做准备的。
通过洞察微观来掌握宏观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一个伟大运动员重要的功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