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崩溃-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胡佛看来,既然维护较高的工资水平即符合社会正义,又符合经济增长的要求,那么解雇工人和降低工资则当然是邪恶的、对经济有害的。因此,当股市崩盘,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始终坚持的自由放任的政策,祭出了干预主义的大旗。
公平的说,胡佛称为美国历史上执行干预主义的第一位总统,既有他个人的因素,也有历史的因素。虽然以前的美国总统都奉行不干预主义,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确实是在不断加深的,并非是胡佛一跃而就。每当遇到战争、灾难或者经济危机的时候,市场经济的某些职能就会失灵,政府就会行动起来进入一些原本应该由市场力量支配的领域。但是,当问题已经解决之后,政府将会继续留在这个领域发挥“影响力”,因为要想让政府放弃它既有的权利是很困难的。对此,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很透彻:“请神容易送神难”。到了胡佛担任总统的时候,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已经远远高于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联邦政府刚刚成立时候的水平了。
在股市崩盘后不久,1929年11月21日,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都被召集到白宫开会。在会上,胡佛正式宣布和自由放任主义告别:
“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字眼和政策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它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
胡佛告诉了各位实业家他的想法: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各个工业企业不应该因为暂时的经济萧条而减少生产,原定的投资计划应该继续进行,这样就可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即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减少,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企业也不应该解雇工人,而是减少每一个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避免失业。如果企业家们听从他的劝告,“巨大的灾难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困难将被避免”。
与会的企业家们都是聪明人,绝对不会误认为总统所说的只是“劝告”。他们一致同意总统的看法,纷纷表示绝不会降低工人的工资,并且还建议全国的所有企业家都这样做。电话行业、钢铁行业、汽车行业的代表都保证他们会继续投资新的项目,扩大产业规模,
这个会议的内容很快向民众公布,以恢复公众对未来的信心。此后,胡佛又召开了很多次类似的会议,并成立了一个临时的咨询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来负责政府和企业家们之间的团结协作,共同战胜经济危机。
工资水平被稳住了,失业率也没有上升,各种扩张性的投资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胡佛总统对此十分得意,在12月3日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他再次满怀信心的说道:
“我们已经建立了与商业的系统合作……这样工资以及由此带来的获利能力将不会减少,同时我们应该通过特殊的努力扩张建设。
……(通过以上的努力),极度的个人痛苦和失业已经被避免了。”

干预主义为什么失败?(1)
商界和劳动人民都对总统的努力表示满意,胡佛则对自己更加满意,他显然已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推动划时代变革的伟大人物了。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胡佛将他的干预主义思想运用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包括扩张信贷、兴建大型公共工程、抑制农产品价格下跌、提高关税等。
扩张信贷是胡佛和美联储联合推动的,前面的章节已经讲过了。提高关税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它的初衷是减少进口,优先保证美国企业的产品在国内销售。但在任何时候擅自提高关税都会引来其它国家的报复,欧洲国家也纷纷提高美国产品的关税,最后的结果就是国际贸易遭受承重打击,所有的国家一起吃亏。这种情况加剧了各国的经济衰退,加速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
抑制农产品价格下跌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这跟高工资政策是为了保护工人的利益一样。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也符合胡佛一贯的经济思维:农民和工人的收入水平都不要下降,这样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就不会下降,经济也就可以很快复苏。
但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购买力现在已经下降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跟着减少,农产品价格面临着承重的下跌压力。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政府收购来保持购买力。胡佛在11月21日召开产业领袖会议以后的第四天,也就是11月25日,就马不停蹄的召开了包括各种农业协会领袖的会议,宣布了大规模补贴农业的计划。联邦农业委会向农民发放优惠贷款,并且在农产品价格下跌的时候从市场上大量收购,以保证其价格稳定。
但是这种做法带来了跟它的最初目的完全相反的后果。以小麦为例,由于可以获得优惠的贷款,而且价格又有保证,农民开始不断的扩大生产。小麦产量迅速增加,产量增加的结果就是价格下跌。为了不让价格下跌,政府就必须收购更多的小麦。这就造成了小麦越收购越多的困境。1931年,政府收购的小麦数量是1930年的三倍,但仍然无法阻值小麦价格的下跌。要知道政府的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征税或者发国债取得的。税收的增加就意味这民间财富的相对减少。这些税收留在人民手里本身就是购买力,政府征上来花只是购买力的转移而已,但政府现在把钱用来收购卖不出去的小麦和其它农产品,然后堆在仓库里。
而且,这些多生产的小麦是政府自己造成的——如果政府不发放优惠贷款,不维护价格,那么农民就会因为价格下跌而减少小麦产量。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其它国家的粮食价格都在下跌,美国维持高粮价,会让世界各国的小麦通过各种合法或不合法——比如走私的途径进入美国销售。美国政府用于保证农民收入的钱间接的补贴到其它国家的农民头上了。
小麦价格只是整个社会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它商品价格都在下跌的情况下,小麦价格不变,相对于人们的收入和其它商品实际上是在涨价的。这就抑制了小麦的实际购买力,减少了对小麦的需求。而且还增加了那些需要用小麦作为原料的企业的生产成本。
总之,政府行为扭曲小麦价格的结果,就是供给增加,需求下降,不仅没有缓解供需矛盾,反而使供需差距进一步扩大。这是一种浪费,只会加剧衰退而不会结束衰退。
除了小麦以外,政府还在棉花、黄油、牛奶、鸡蛋、甘蔗、葡萄、柑橘、烟草、土豆、甜菜、蜂蜜等等许多方面进行价格干预,但所有这些领域都遭到了跟小麦同样的失败。最后,政府财力不堪重负,不得不减少收购。当农民发现自己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法按照政府预先承诺的价格卖出去的时候,他们就组织起来抗议,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骚乱。
干预主义为什么失败?(2)
大量卖不出去的农产品被堆积起来,小麦其实还好一些,毕竟便于保存。而像牛奶、鸡蛋这样的东西很容易变质,一旦卖不出去就只能扔掉。于是,就出现了19291932年大萧条中最著名的场面:一方面,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另一方面,整桶整桶的牛奶去被倒进臭水沟,一车一车的鸡蛋被倒掉,棉花在地里没有收割就被焚烧。这就是政府不顾经济规律、胡乱进行干预、打乱社会价格体系所带来的恶果。
在工业领域同样如此,高工资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企业利润锐减,他们只有三种选择,要么降低工资,要么雇佣更少的工人,要么破产。但胡佛政府既不允许降低工资,也不允许解雇工人,也不让企业破产,还要求企业扩大投资,这是不可能的。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赚钱很容易,诞生了很多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很多企业也头脑发热的投资于许多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整个经济结构变得畸形,经济资源无效配置,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如果不对这些低效率的企业和投资项目进行清算,经济就不可能恢复生机。
企业为了保证每小时的工资水平不变,只能减少所有工人的工作时间。这实际上让所有工人的收入水平都下降了,而且劳动力又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那些本来具有效率的企业,也无法进行新的投资来扩大生产。即使投资新的项目,也不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是为了执行政府的计划,必然效率低下。所以胡佛的本意是增加购买力,增加生产,但最后既减少了购买力,还抑制了生产。
在所有这些措施中,兴建公共工程的效果是最好的。胡佛在1929年11月经济刚刚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制定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计划,除了联邦政府的投资外,胡佛还劝说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投资修建。从1929年到1932年,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时期。琼斯海滩、旧金山湾大桥、洛杉矶水渠和胡佛水坝这些著名的大工程都是那个时候修建的,这些工程直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公共工程的建设即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拉动了对水泥、机械、钢铁等等方面的需求。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钱。如果仅仅是建设公共工程,那么开支还不算巨大。但胡佛政府在所有方面都不停的花钱,即要为失业者提供救济,还有为农产品提供补贴,还要修工程,此外,为了降低美国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年收入四千美元的家庭的所得税被砍掉了三分之二。不断花钱和减税的结果,就是财政在1929年的还盈余13亿美元,而到了1931年的已经出现了21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这是美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财政赤字,超过了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记录。政府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30年的16.4%上升到1931年的21.5%,成为美国建国以来政府支出增幅最快的年份。
在凯恩斯主义兴起以后,政府预算出现赤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政府官员到经济学家都普遍认为:政府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应该多收税、少花钱,保持财政盈余,而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应该少收税、多花钱,用赤字来拉动经济增长。
但在胡佛的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正一边写作一边炒股,1929年的股市崩溃让凯恩斯亏掉了老本,他那本划时代的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要到1936年才出版。财政赤字被看成是政府财政出现危机的征兆,人们不能够把政府财政和公司财务的性质很好的区分开来。如果一家公司在负债经营,那么它是非常危险的。但如果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如果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它的债券就卖不出去,没有人会向它投资,一旦还不起债务就只能倒闭。而政府可以自己授权自己发行新债还旧债,实在没有钱还债还可以多印钞票和增加税收,真的逼急了还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宣布赖账——比如1997年的俄罗斯政府就选择暂停偿还外债。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们并没有这种认识。
所以,当财政出现巨额赤字的时候,胡佛慌了手脚。于是,在1932年,胡佛政府决定填补财政赤字,方法就是增加税收和压缩政府开支。这跟美联储在1932年由于以前花钱太多而收缩银根一样,对国家经济纯属雪上加霜、落井下石。在经济最低谷的时候,美国政府居然开始大规模的加税,而且增加幅度之大在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
财政与货币政策同时收紧,这个时候的美国经济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股市暴跌、银行破产、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农产品价格暴跌……所有这些被胡佛用行政手段掩盖了两年多的问题全都变本加厉的爆发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9000多家银行破产。失业率超过了25%,也就是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失业,在1932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929年的一半。
胡佛的干预主义政策彻底破产了。1930年初,一群传道士来到白宫向胡佛询问关于经济衰退的问题时,胡佛告诉他们:“你们来晚了60天,大萧条已经结束了。”实际上,它才刚刚开始,正是胡佛本人把大萧条变得比以前都要严重和漫长。在1928年竞选的时候,胡佛获得了41个州的支持,而他的竞争中只获得了7个。但到了1932年的时候,情况倒了过来,只有7个州支持胡佛,而他的竞争对手,纽约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则获得了41个州的支持。
1933年3月4,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这个时候整个国家都陷入了绝望,人民迫切希望出现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来改变这一切,而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物。罗斯福上台后对国会宣布:“如果你们不支持我,我就抛开你们直接向人民获得授权。”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总统敢这样对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