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注:本文不构成买卖股票的建议,特此声明!]
2007年6月30日
连锁还是连锁
2007年8月3日我的同事杨云从加拿大回来,聊起见闻。他说:“加拿大国球是冰球,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冰球运动员以他自己名字Tim Hortons,开了一家类似于星巴克的连锁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家店门面不大,但是所有类似店唯一需要排队等候的就是它,而且好像什么时候去都是人满。它刚刚分拆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目前市值约60亿加币,相比星巴克200亿美金的市值,略小。但感觉星巴克受到的威胁更大些,现在星巴克与Tim Hortons都在相互向对方地盘渗透,但相较下Tim Hortons比星巴克价格便宜、亲和力强。在加拿大人们有点把Tim Hortons当成第二个家、像家里客厅的感觉,而它多数的店就开在社区里。”
投资札记之二:选股没有秘密(12)
杨云说,还有一家Applebee’s的连锁企业,在全美有2000家左右的连锁店,10年来稳定增长,2006年销售收入增长9。9%,市值19亿美金,被一个基金以21亿美金、1。2倍的PEG收购。这让他想起味千拉面。
我们关注味千拉面、小肥羊等企业也有一段时间了,因为按中国的人口数量、城市基数,类似的企业应该有胜出的概率。比如味千拉面,公司在招股日拥有122家店铺,截止2007年6月29日股东大会日拥有152家。公司开店的基本策略是每50万人一个店(上海南京路上的四家店,例外情况);富裕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一般30~40万人口一个店;中国有660多个城市,公司目前只进入了30个左右。
不过,“虽然内地市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内特别是城市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下厨时间的不断减少),消费者尤其是白领阶层,更愿意选择一个环境优雅的餐厅加大外出就餐的开支,为味千等快速便利经营商提供了巨大商机”(见《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招股章程》)。但看看2004年与2005年前十名快餐连锁企业的排名表的变化,北京小土豆、西安饮食、河北千喜鹤的收入排名滑落,也可想见这个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
杨云说:“我在香港机场的foodcourt吃午饭,有大概五六家快餐性质的餐厅,其中就有味千。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只有味千一直是排队的,一张单一个号,12点的时候,我的号是536号,我据此测算,这家最多50平方米大的店,一天的营业额能做到10万港币。香港机场南来北往的客人,应该说各色人等,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充分说明了消费者对它的认可程度非常之高。”目前味千大陆的翻台率是6~8次,香港已达到10次甚至15次(香港已经没有提升空间,虽然很多地方还在排队),这说明杨云在香港机场foodcourt的感受,估计是一个普遍现象。
有分析师认为味千中国类似yum集团的年轻时代——百胜餐饮集团是全球餐厅网络最大的餐饮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4000家连锁餐厅和85万多名员工。其旗下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A&W及Long John Silver’s(LJS)五个世界著名餐饮品牌,分别在烹鸡、比萨、墨西哥风味食品及海鲜连锁餐饮领域名列全球第一。2005年百胜全球营业额达93亿美元,其中包括直营和加盟费收入。
快速便利行业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品牌知名度的推广以及口味独特性、注重营养健康、良好的服务以及舒适的进餐环境,这些方面味千一直在进步。味千中国今天的市值约87亿港币,但它要想真的成为百胜餐饮集团这样的公司,不知还有多少艰难的路要走。甚至味千中国这个有点“日本”味道的名字[味千是在英属殖民地开曼群岛注册的香港公司,在中国大陆经营日式产品(糅合中国饮食文化元素)的企业],也让人怀疑它在中国能发展成大企业吗?
不过,从味千中国到其他快餐连锁企业,还是有机会在中国这么广阔的市场中获得长足发展的。
[备注:本文不构成股票买卖的建议,特此声明。]
2007年8月3日
押斗胜的鸡王
2007年8月10日,中欧学院教我们《市场营销学》的柏唯良(Burgers Willemp)教授在给我们授课的过程中提到不断上涨的中国股市,他用“鸡笼里的鸡”做比喻,形象地解释了股市为什么上涨的道理。
如果将100只鸡关在一个笼子里,开始的时候一定天下大乱,只有等打斗的局面结束,有死去的、有柔弱的,最后取得平衡的时候,强者才更强。处于蛮荒时代的企业竞争是非常残酷的,目前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龙头企业基本成型并已渐渐走向品牌经营的时代,能留下来的企业开始有了好的收益与业绩。2007年6月30日以前上市的1364家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97亿,较去年同期增长%。这个业绩的取得,也许部分跟产业集中度的趋势有关,这也许是支持股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投资札记之二:选股没有秘密(13)
这也是分析问题的一个角度。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及中国经济年鉴社近日共同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报告》称,尽管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炙手可热,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规模化程度不足。美国最大的5家房地产企业在全国住宅市场的份额占到了15%,其中最大的房地产企业普尔特公司占全美住宅市场份额的4%。香港最大的10家地产集团的开发量约占香港总开发量的80%左右,市场集中度更高。我国房地产公司数量达到5万余家,排名前10位的房地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不超过6%,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在全国所占份额不过1%。地产业有竞争和淘汰;宏观调控必然使许多小房地产企业倒闭,以后能有一定市场规模的企业很可能不超过100家,而这100家企业中的翘楚,将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有最好的利润。未来20年内,中国可能是全球房地产领域内规模最大、增长最快、购买力最强的市场。
类似房地产行业变化的趋势,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表现,最后,各行各业都会有斗赢的公鸡,这个过程也少不了“外国雄鸡”加入战斗。谁是最后斗胜的公鸡,谁是鸡王?!也许谁就是未来最大的赢家!
2007年8月10日
中国核心城市的房价有可能世界第一
房价的长期趋势与我们的投资休戚相关。常有朋友问我对地产股如何看的同时,会顺带问我对房价怎样看?我通常回答:长期看,中国核心城市的房价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为什么?
导致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与供需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地价的上升,地价是经济发展的函数,最终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其结果一定会通过土地与房屋价格的变化反映出来。2007年7月1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同时也公布了修订后的2006年GDP现价总量为万亿元,比初步核算数据增加1464亿元。许多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在2007年年底会取代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国家经济体。中国经济能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连续赶超世界传统诸强,从世界第十一位奔到第三位,这个意义是重大的。
30年来,中国已由低效率单一低水平的经济体,逐渐演变成一个新兴经贸产业大国,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和多数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一个世界共识是——中国正在急速融入世界,其正站在“大国之路”的出发台上。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有记载的历史看,如果中国真有此成就,也并非新鲜事。据高盛公司研究预测,1825年中国和印度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约为40%,与高盛公司预测的2025年两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相同。而据专家以可超越国家和时代进行比较的“国际美元”推算,中国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从公元前2000年到19世纪中叶,一直占20%多至30%多,后因战乱等原因,20世纪中叶降到了4%左右。从历史的视角看,占据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重归超级大国”的行列,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一个经济持续发展速度达到两位数的较长的经济周期内,出现加息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几乎是一种必然,而经济发展速度达到两位数,几乎不可避免地要伴随地价和楼价的上涨,这是客观规律。
从中国房地产需求的角度,抛开政治化的房地产讨论,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因素,还是需求。联合国人口基金公布的《2007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中国有660多个城市,几乎其所有的工厂都位于或邻近城市,不像美国有许多大公司总部就在乡村小镇子上。按有关计划,在不到10年里,中国人口的一半以上约亿人将成为城市居民;届时将出现83个人口在75万以上的城市,但其中仅有6个城市能为500万以上的居民提供住房。到2005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为亿,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将新增3亿多城市人口。联合国的报告估计,每年有1800万农村人口将转为城市人口。而中国大学生人数增长速度也十分可观,这些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人要留在中国的核心城市发展,这也是房屋需求的力量。据统计,200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增至280万后,2005年突破300万,2006年又突破400万。###长周济在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说,“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每年至少有500万人从大学毕业。这些新增的城市人口,将会成为国内房地产市场增长的巨大动力,这是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一个基本因素。
。 。。 想看书来
投资札记之二:选股没有秘密(14)
从房地产供给的角度,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据统计,中国实际耕地面积约20亿亩,位居世界第三位;有林地面积19亿亩,居世界第六位;草地面积约60亿亩,居世界第二位。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河川径流量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按人口平均,中国人均占有耕地1.65亩,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3;人均草地5亩,为世界平均数的1/2;人均林地亩,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6;人均水资源23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数的1/4。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达到15~16亿时,人均占有实际耕地面积将下降到~亩,占有淡水资源也将下降到1800立方米,水土资源供求将处于危急状态。另外中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组合错位,加剧了资源的紧缺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蔬菜的48%、猪肉的47%、水产品的33%、粮食的22%都被中国人吃掉了。2007年猪肉与食品价格的上涨,也许是中国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家的一个重要信号,如果中国无法避免这种转制,保证土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需要进口。考虑未来,如何保证庞大的人口群和高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水资源的需求,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严重挑战。当然,还有环境因素的挑战,仅华北地区每年就有1506平方公里耕地将变成沙漠。
因此2006年中央提出一定要守住2020年18亿亩耕地的红线,如果能坚守,那就意味着未来14年时间,中国年均可减少的耕地面积仅为200万亩(平方公里)左右。按照中金公司的统计数据,即便减少的耕地全部用于城市建设(2005年耕地减少万亩,其中59%用于城市建设;2006年耕地减少万亩,其中84%用于城市建设),在面积上也仅相当于每年增加1个北京市,或者个上海市,或者3个重庆市。目前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约为1600万,如果按照2006年城市人口密度估算,每年将需要新增314万亩(2096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用地缺口114万亩(2006年城市人口密度131平方米每人,314万亩,缺口114万亩;国家规定人均合理建设用地87平方米每人,208万亩,缺口8万亩)。这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供给的现实情况,中国地价、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除去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外,核心问题从“供需角度”分析——也是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我们再来看看深圳的情况,据广东省统计局最新人口分析报告,由于大量流动人口聚居珠江三角洲,使2005年珠三角人口密度达到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