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鲜明的108个成功路标-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路面;飞奔而过的皮毛肮脏的老鼠;不时冲出尿臊味的阴沟;还有停在路边眼光幽幽的病猫。外祖母敲开了一扇门,从里面走出的,竟是一位形容枯槁的老婆婆。她穿得衣衫破旧,腹部夸张地高高隆起,一看便猜出那是个肝腹水的晚期患者,走路时两条胳膊向前伸着,冲着我,就这么踉踉跄跄地一路走来,我当时被惊着了,猫着腰,往后退,躲得远远的。
外祖母很生气,说我:“你连这点都经受不起,还会有什么用?”她还不住地责怪妈妈,说她没把我管好,养得那么脆弱和胆小。
老人家的神情很伤我的自尊,她的痛心疾首令我感觉事态的严重。我很想重新面对这一切,这心情一如某次测试失败后,开始迫切地盼望用下一次测试来刷新一切。
我开始是独自一人,悄悄地沿着“之”字形的路线去寻那个贫民窟。先前几次,都是站在那门洞前望而却步。渐渐地,我终于进入了那个世界,我敢于吃老婆婆亲手递给我的爆得焦黄松脆的年糕片,并且与她一块儿在门前晒晒太阳,小声地聊一些话。不久,我还和老婆婆的邻居交上了朋友,那是一个大眼睛,穿花袄的女孩,爱笑,有时温和,有时泼辣……
一旦真的去面对,我发现伤痛、疾病和贫穷并不似我们头脑里想像的那般可怕,它只不过是另一种生活的存在,仿佛一个艰涩的符号,一段强烈的记忆,一根敏感的神经,一个厚重的现实。我庆幸,能经受这样一个新测试。
尔后,又历经了许多事,每次,在胆怯发怵时,都会有一个声音在为我打气:就当这是一场测试吧,小试一番自己有多大的厚度,有多少对生活的诚意,能铸就多么坚强的神经。
许多沉甸甸的测试我都一一通过了,有一次,却差点儿让一桩不大不小的事绊倒了。
那是个冬天,我和一个女伴从东北赶回上海,三九严寒,我竟在路途中转车时扭伤了脚,一时间,脚面肿得有半尺高,像一个豆制品那么发着酵。走路,我只能单腿落地,扶着同伴的肩蹦蹦跳跳,临近春节的时候,火车要多拥挤就有多拥挤,买不上卧铺票,座位都不保,车厢里加塞了不少人,简直是见缝插针一般。
我以为这一次在劫难逃,我得在那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里呆上两天两夜,拖着伤肿不堪的腿脚,如何能平安挨过。
假装是一场测试,假装是一场测试。在那两天中,每当需要穿越车厢时,我的同伴站在我前面,那柔弱纤瘦的女孩,特意抱起一只硬箱子,挡在前胸,一马当先地开道,她咬着牙,攻城一样。而我,则练就了杂技演员的本领,双手吊在行李架上,坐在椅背上,保护着受伤的脚不受践踏,居然,我还在那种情形下安然入睡,还做了个美梦。
人有时会面临一些考验,那是一个个险坡,若是有一个稳重松弛的心态,它会支撑人坦然走过。
就当那是一场测试……
常常测试,常常跨越,渐渐地,人生饱满了,心灵宽阔了。
人生没有下脚料
【陈祖芬】
我没有想过要当作家。我没有想过要作文为生。我是说,我在上海读中学的时候。
那时候,我第一想当的是篮球运动员。酷夏的星期天,我常常一个人翻进一楼的体育教研室,抱起篮球,又从窗口翻出来。然后奔向操场。操场好像被烈日晒化了,晒得什么都化掉了。
只剩下一个我。还有天上的一只火球,和地上的一只篮球。
那时的女生都梳两根小辫。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把我校的辫子篮球队带到我家,用我家的一把剪刀,我们互相剪去了二十多根小辫。
妈妈下班回家,迎接她的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头发,和一个叫她目瞪口呆的短发女儿。妈妈立即展开了与满屋头发的大战。她顾不上说我一句——不不,不是顾不上,是她本来就不会说我。我喜欢篮球,那就打球吧,那就短发吧。
我为篮球狂,一直狂到病倒休学。
妈妈天天照料我,还是没说我一句。或许我不过是充满激情地投入一项热爱的运动,虽然有点太奋不顾身。
激情是不需要被指责的。
篮球打不成了,我开始“移情别恋”,爱上了英语。到高三,我一心想当的是英语笔译。我给同学们起了很多可笑的英语绰号,我填写的高考志愿一律是英语。那时可以填14个志愿。我只填6个。
因为,那还用说吗?考英语我是稳拿,填那么多干吗?
但是,没等高考,上海戏剧学院派人到各中学来物色新生,用现在的话,叫做星探,叫我去上戏。我做着我的英语梦,自然不去。直到中学团支部找我谈话,我糊里糊涂地坐到上戏一排招生老师的跟前。
“什么叫情节?”老师问。
“情节?情节还什么叫?情节就是情节呗。”
“你看过话剧吗?”“没有。看过《马兰花》。”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后来才知道,我的口试几乎是零分——我本来就没想进戏剧学院么。
没有想到我被录取了。更没想到,莎士比亚的诗意和激情,是这样的震撼了我这十七岁的心灵。我读译本,读朱生豪读方平。我要读原文,抱着字典一点一点啃。大二开始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墨斋小说大三跑上海图书馆,抄录全部英文的有关莎士比亚评论的题目。我想全部读完!
事实上,我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老跑上海图书馆去读资料,只是我以为我能做到。我至今保留着爸爸给我的两本字典——英汉和汉英。已经给翻得书页都脱落了,好像老人松动的一口牙。我为英语狂、我为莎士比亚狂的时候,爸爸妈妈一直支持我,倒好像我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对的。
我出生以来一直体弱多病,但是爸爸妈妈的呵护,使我的好奇心、我的想像力一直不弱。中学时候我的想像力使我毫不怀疑我会成为上海女篮的中锋。大学时我的好奇心驱使我要去读完关于莎翁的英文评论。
我想到的这两件事,我都没有做到。
但是,有想像力有好奇心,就有动力就有激情。
我的想像力够不着的,是后来我的工作是专职作家。所以突出“工作”两字,因为我没有想过要当作家,如同我没有想过要进戏剧学院。1980年底,我奉命写一出大戏。我用7天写了一个五幕轻喜剧。在北京的西单剧场演出时观众从头笑到尾。当时的北京人艺和中国儿艺来抢我,相持不下,有关领导干脆把我调进北京作家协会。
这么多年我写的一直是散文和报告文学,直到去年年底才突发奇想地要写小说。一写,竟像一个剧本,有人称之为视听小说,有人称之为跨文体小说。
一到足球世界杯或奥运会,总有人约我写稿。并不是有人知道我当年的篮球史,而是总觉得我爱运动爱写运动。
对于作家,一切的人生经验,都是日后写作的原材料。
人生没有下脚料。
尤其是,在上海图书馆抄录英文目录的贪婪时刻。
尤其是,天上一只火球地下一只篮球的激情时刻。
生活中的轻重缓急
【JaneKise奥古/译】
周五下午,一叠6寸厚的文件在我办公桌上放着,我在明尼阿波利斯市最大的银行工作,是一个高级金融分析师,我的部门负责10亿美元的业务,每一笔款项都必须计算进去。但是,这并不令我担忧。我心中不停地想着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当我告诉经理说我已怀上第一个孩子时,他会说什么?
我的预产期意味着,我将不能参加明年的整个预算工作。我的老板丹是永远不会理解的,他对下属特别苛严,简直是把人当驴使。他是一个工作狂,一天三顿几乎都是在办公桌上吃的。今天他看上去极度疲劳。他匆匆忙忙地往他的公文箱里塞满文件,准备带回家去干。我纳闷:他还有时间顾及家庭吗?
我想和迈克谈一谈,他是我的组长。迈克几乎每天下午5点就下班回家。他有两个男孩,太太要上夜校。他的隔间里贴着三张照片,一张是他的孩子们在他亲手为他们做的攀援游戏架上玩耍,一张是他担任教练的足球阻截手训练队的照片,还有一张是复活节全家穿着盛装准备去教堂前的合影。
甚至在我知道有了身孕之前,他曾对我说过:“你可以把工作做完按时回家,弄清楚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其他的事可随其后。”可是,丹才是我的老板,你得遵从他的时间安排;我不能再推迟和丹之间的谈话了——我马上要穿孕妇服,我把那叠文件往旁边推了推,站起身来,就在此时,丹的助手在我桌子上放下一份备忘录,我们被要求在报告中将一组新的数字包括进去,“下周一交给我。”他写道。
我看了一眼钟,主机计算机已经关闭,因为是周末,周一前改好报告意味着要在周六用手工来做。此时,我听到迈克办公室中传出气愤的大声说话的声音,就走了过去,“要加进这些数字至少要用8小时,而且数字还不一定准确。”
我说:“另一位分析师说,‘丹让我们干这个就是不让我们周六休息……’”“我们不需要这样做,”迈克背靠椅子笑着说,“下周一,电脑一启动,我首先运行一个程序;周二我会对丹解释,多加一天可以保证不出任何差错。”
我过了一个糟糕的周末,迈克或许跟他的孩子们打球去了,可我却无法入睡,在此违抗上司命令事件之后,丹会如何看待我的产假呢?
周一,迈克在我上班之前就运行了那个程序,我核校我的部门的有关数据,连中午饭都没有顾得上吃,一直坚持到干完,我一直想像着第二天早上丹盛怒的模样。周二,我比其他同事来得都早,我倒了一杯咖啡,在我的隔间坐下。丹高视阔步地走了过来,“到我办公室来一趟,”他正眼都不瞧我一眼,“马上过来!”我坐在他对面,颤抖的手压在大腿下面。他眯起眼睛说:“我昨天需要那些报告,以便用来写我的发言提纲,如果那意味着你周六要干活的话,这是你责任分内的事。是正常的,相反,你却故意违抗。”
我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泪水,正在这时,迈克飘然而进,手里拿着新的报告,“丹,给。”他啪的一声把报告放在他桌子上,“保证准确无误,分毫不差,在我看来,一天的耽误是值得的。”丹快速地翻看报告,“为什么你们不在周六完成?”“那会是对人力的巨大浪费,因为这活儿我们可以用电脑来做,而且准确性高。”迈克说,“这样,我们就推到了周一做,我得遵循我自己的判断。”丹花了很长时间看第一页,然后点了点头,在那一刻,紧张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就像气球泄气那样,我们用了整个上午帮着丹为会议做准备,他甚至咧嘴笑了。
那天下午,丹把我们叫到他办公室,对我们说:“董事会认为我们的陈述最为全面缜密。”我们互相祝贺,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过后,当我最终要去找丹谈我身孕之事时,我顺便去了下迈克的隔间,他在那儿,和以往一样努力地工作着,周围贴着孩子们、阻截手训练队和复活节全家福的照片,这些不是分心的东西,而是他力量的源泉。正因为如此,他从不做浪费时间的决策,从来不把自己的地位或办公室政治放在心上,他对轻重缓急心中自有原则:信仰、家庭,然后才是工作。正因为如此,他在三方面都很成功。
“迈克,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不就是一份报告嘛。”他说。“不,不仅是报告。”我说。
此时,我也有了自己的轻重缓急的原则,我这就去告诉老板我的那个好消息。
做事何必有始终
【李金荣】
倘若信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没有油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呢?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去了,而丢下没写完的信不理?或者,你是否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会议,也要读到凌晨4点仍不释卷?
趋合心理和蔡戈尼效应
心理学家说,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内驱力。可是,这种内驱力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拖延,有人非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据心理学家的解释,这种“趋合”心理作用,是“如果起初不完美,到最后不免要导致完美的神经模式”的张力。
关于趋合心理,曾有过这样一段佳话:一位爱睡懒觉的大作曲家的妻子为使丈夫起床,便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作了这样一个试验:她让138个儿童做一连串的工作,要求其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