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要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有些人在受人提拔、功成名就之后,往往就想遮掩过去的踪迹,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靠我自己。”一脚踢开照顾过他的人。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指着鼻子大骂忘恩负义,可千万别做这种傻事。
第二部分善于经营自己的贵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际关系中,你为别人付出多少并非会得到同样多,然而,你若用心去经营彼此的利益,结果或许会是另一种。
春种秋收,中间需要不断地投入和辛苦地经营。人与人的关系同样如此。要想从贵人那里源源不断地汲取精华,得到多个贵人的帮助,就必须用心经营,广开门路。
背靠大树,可以安身立命。但是,再大的树也有经不住的风雨,要是死靠在一棵树上,万一风云突变,可就祸及自身了。因此,为了保全性命,求得发展,不但要靠大树,攀高枝,更要眼光灵活,视野开阔,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古语有云:“忠臣不事二主。”但是裴矩一生却经历了3个王朝,侍奉过7个主子,而且深得各位主子的喜爱,无论在北齐,还是在隋唐,他都能春风得意,官运亨通。难道他有做官的法宝?当然不是,他不过是懂得经营罢了。他在依附眼前主子的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靠山。
他看出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便想方设法挑动他拓边扩土的野心。他不辞辛苦,亲自深入西域各国,采访各国的风俗习惯、山川状况、民族分布、物产服装等情况,撰写了一本《西域图记》,果然大得隋炀帝的欢心,隋炀帝一次便赏赐他500匹绸缎,每天将他召到御座旁,详细询问西域状况,并将他升为黄门侍郎,让他到西北地区处理与西域各国的事务。
他倒不负所望,说服了十几个小国归顺了隋朝。
有一年,隋炀帝要到西北边地巡视,裴矩不惜花费重金,说服西域27个国家的酋长佩珠戴玉、服锦衣绣、焚香奏乐、载歌载舞,拜谒于道旁,又命令当地男女百姓浓妆艳抹,纵情围观,队伍绵延数十里,可谓盛况空前。隋炀帝大为高兴,又将他升为银青光禄大夫。
裴矩一看他这一手屡屡奏效,便越发别出心裁,劝请隋炀帝将天下四方各种奇技,诸如爬高竿、走钢丝、相扑、摔跤以及斗鸡走马等各种杂技玩耍,全都集中到东都洛阳,让西域各国酋长使节观看,以夸示国威,前后历时一月之久。在这期间,他又在洛阳街头大设篷帐,盛陈酒食,让外国人随意吃喝,醉饱而散,分文不取。当时外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出这是浮夸,是打肿脸充胖子,隋炀帝却十分满意,对裴矩更是夸奖备至,说道:“裴矩是太了解我了,凡是他所奏请的,都是我早已想到的,可还没等我说出来,他就先提出来了,如果不是对国家的事处处留心,怎么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一次又赐钱40万,还有各种珍贵的毛皮及西域的宝物。
裴矩想方设法地巴结隋炀帝,在得到认可的同时,也达到了既富且贵的目的。然而,隋炀帝这棵大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虚荣炫耀而枝繁叶茂,相反,却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辽东战争中耗尽了能量,走向了亡国的边缘。
战争中的隋王朝怨声四起,义兵满布,隋炀帝困守扬州、一筹莫展之时,裴矩看出来,这个皇帝已是日暮途穷了,再一味地巴结他,对自己会有百害而无一利,他要转舵了,将讨好的目标转向那些躁动不安的军官士卒。他见了这些人总是低头哈腰,哪怕是地位再低的官吏,他也总是笑脸相迎,他并且向隋炀帝建议:“陛下来扬州已经两年了,士兵们在这里形单影只,也没个贴心人,这不是长久之计,请陛下允许士兵在这里娶妻成家,将扬州内外的孤女寡妇、女尼道姑发配给士兵,原来有私情来往的,一律予以承认”
隋炀帝对这一建议十分赞赏,立即批准执行。士兵们更是皆大欢喜,对裴矩赞不绝口,纷纷说:“这是裴大人的恩惠啊”到将士们发动政变,绞杀隋炀帝时,原来的一些宠臣都被乱兵杀死,唯独裴矩,士兵们异口同声说他是好人,得以幸免于难。
后来他几经辗转,投降了唐朝,在唐太宗时担任吏部尚书。他看到唐太宗喜欢谏臣,于是摇身一变,也成了仗义执言、直言敢谏的忠臣了。
唐太宗对官吏贪赃受贿之事十分担忧,决心加以禁绝,可又苦于抓不住证据。有一次他派人故意给人送礼行贿,有一个掌管门禁的小官接受了一匹绢,太宗大怒,要将这个小官杀掉,裴矩谏阻道:“此人受贿,应当严惩。可是,陛下先以财物引诱,因此而行极刑,这叫做陷人以罪,恐怕不符合以礼义道德教导人的原则。”
唐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召集臣僚说道:“裴矩能够当众表示不同的意见,而不是表面上顺从而心存不满。如果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这样,还用担心天下不会大治吗?”
裴矩能够在这样一个动荡而又危机四伏的社会里做到左右逢源、处处得意,主要是因为他识时务,只要能提拔他、帮助他的人,他都尽力地去靠,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第二部分切莫轻视“小”人
你身边有这样的“小”人吗?平常的确那样的不显眼,到了紧要关头,你还得靠他出面给予帮助。那你就要谨慎了,可千万别因他是“小”人而“小”看了。
你如果像好高骛远者那样爱瞧不起人,我打赌你连门都进不去——看门的老头儿,你瞧不上是定了。同理,你连弯一下腰去扶一下倒地的扫把都不屑做,那你连进公司门去打工的资格也没获得。忽视小人物,不屑做小事,你连入门都不能。
“小人物”也有自尊、人格及平等的人际交往权利。如果不顾这些,而对其予以小看、轻视,甚至羞辱、欺凌,招致对方不满、愤怒是必然的。轻则会为交际活动制造障碍,增添麻烦,重则引发冲突,直至身伤命丧,现实生活中这类血的教训还少吗?
最普通的情景是进某单位的门时,谁如果不对看门人给予足够的重视,总有一天或者是立刻就会吃苦头。即使你是老板也不例外,列宁被卫兵拦住时他只能表扬卫兵,陈胜不是被自己的车夫给要了命吗?张飞被自己的属将五花大绑的情形的确应该记住才对。
其实,真正的大人物,一般不会轻视小人物。应该说,重视平凡的小人物正体现出了大人物的不平凡。其实在我们平凡的交际生活中,又何尝能离得开小人物?小人物可以成为我们信息的源泉,他们同我们交流,给我们支持、帮助,他们是我们工作、生活的伙伴。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只能置身于小人物之中。小人物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又是小人物中的一员。
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也许很难接触到大人物,却时刻离不开小人物,离开他们,寸步难行。况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小人物有时还会同大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是大人物的亲友、助手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左右大人物的言行。
有位推销员,自以为打通了某厂长的关系,便不把该厂业务员放在眼里,甚至语言上还多有不恭,使该厂业务员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当厂长问到那位推销员的产品时,这位业务员便说:“……这种产品式样比较美观,价格也还合理,不过质量上不敢保证。”就这样“质量上不敢保证”一句话,竟动摇了厂长的决定。结果那位推销员无功而返。
再有,大人眼中的小人物——孩子,也千万不可忽视。现今,孩子们哪一个不是家长心目中的小皇上、小公主、心肝宝贝?忽视了他们就等于忽视了他们的家长,怎能不影响你与其家长的交际关系?
此外,小人物与大人物相比,还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的时间一般比较宽裕、灵活,机动性强,所受限制少,有些话他们更好说,事也更好办。“县官不如现管。”许多具体事务,需由他们直接办理。“过河的卒子,能制死老将。”小人物处在某种关键的位置,有时大人物也奈何不得。
所以,重视小人物的策略是,我们即使在心里对某些小人物确实不以为然,也应该在面子上表示应有的尊重,忍着任性的冲动,才能够做好事情,减小阻力。我们对待小事情的态度应该同对待小人物一样,要留着一根不忽视的弦,以免因小失大。
第二部分不把朋友当拐杖
“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是朋友的真心,在与朋友相处中,友谊是纯洁的,可切勿滥用凡事“靠”朋友这招来逼迫朋友为你办事。
张超是个很讲义气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分在省级机关。自从成家有子之后,他越来越有一种负疚感:自己是不是那种寡情薄义之人?他越来越怕接到朋友或家乡故人的电话或来信,内容无非是说,“我几时几时要到你那儿,帮忙买张卧铺票”,“帮忙联系个医生”,“陪我逛逛百货大楼”,“吃顿饭聊聊”。你要说这些事有多难吧,也确实没多难,你要说没多大事吧,可每次总折腾得筋疲力尽。
张超的感觉其实没有任何错,错出在他的朋友身上。
人作为主体在与周围客体发生联系的时候,总发现有的客体能够满足他的需要,而有的则满足不了,他总是会选择前者进行交往,选择标准便是自我需要满足的得与失。所以,把做生意视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纯粹功利交换的商人,一定会为忽视了人情而付出代价;而将朋友视为可以不讲条件,向朋友提出各种要求的人,也一定会为损害朋友的利益而付出代价。
真正的友谊不在于共享欢乐或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而在于危机时的关心、指点、理解与支持。关键的朋友要留到关键的时候再用,不要把他们的善意滥用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就像遇到危险之前要保持火药干燥。倘若你迫不及待让朋友为你办事,日后还有什么能让他为你做呢?能够帮你的朋友比一切都珍贵,珍贵之物绝不应滥用。
友情确实可以成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动力机器,但它毕竟马力有限,需要不时加油。为了让它发挥功效,正常运转,请注意别让友情超载:
①给别人以爱你的理由。传统的友情依赖总是抱有一种不讲道理的设定:“是朋友该如何如何。”事实上,任何人都没有这种必须帮助你的义务,假若你够朋友,你就不该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在友情的逻辑中,上述设定应更改为“只有如何如何,才能交上朋友”。
②计较得失是正常的。一个健康的个体必然充分注重保护自己各方面的权利,他总是希望得到有价值的东西,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人交往,想维持与别人的友情,就要让别人感到交往是对他有利的。许多人常常为功利与情义而纠缠不清,总想把自己真实的动机掩盖起来,其结果反而是两败俱伤、一无所获。要记住,积极健康的个体并非无私无欲,但能取之有道。
③注意到朋友的另一种付出。大都市人的生活就像军营一样,上班、下班、吃饭、熄灯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是,这种秩序不是靠纪律而是靠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的。你找都市里的朋友帮忙时,或许没耗费他们的金钱与精力,但却可能打乱了他正常的生活秩序,为了弄车票,要耽误工作而且欠人情;为了陪你吃饭,没能接孩子,妻子不高兴……朋友也许不好意思说他的付出与牺牲,但你若将这一切视为当然或应该,时间久了,你就不会有朋友了。因为你的思维中心始终只是自己。
要想友谊地久天长,就要相互理解体谅。无论在哪里,都不能“靠”朋友。你把朋友当拐杖则是贬低朋友,利用朋友的情义。
第二部分一两的尊重能换回一斤
人际交往圈里,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尊重,哪怕是那极其渺小的一个眼神,一句平淡的问候,也希望有人能给予,你给了他也不会吃亏,因为一两的给予或许可以得到一斤的回报。
尊重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原因有两个:第一他们需要尊重,第二你会为此得到更多的尊重。
尊重意味着不要再漠视别人,而是学会对别人产生兴趣。你若对别人产生兴趣,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你交到的朋友比使别人对你产生兴趣,在两年的时间内所交的还多。
但是多数人所存在的观念是要别人先对他们发生兴趣。
这绝对是个错的想法。人们对你不发生兴趣,对我也不发生兴趣,他们对他们自己发生兴趣。
纽约电话公司曾做了一个关于电话谈话的详细研究,以求得最常用的字是什么。或许你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