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欣频创意系列之一: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作者:李欣频
推荐序一
创意的秘密
——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陈刚
在中文中,有的词本身就很有气质。创意这个词就是很有气质的词,这两个字里面就包含了无限的韵味和意绪。
广告业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个褒贬不一的行业。如果说,这个行业还有些微魅力的话,也只是因为创意了。绝大部分人喜欢广告,主要是因为创意。而绝大部分人希望进入广告圈,吸引力也主要是创意。
创意的魅力迷倒了无数红男绿女。
许多创意人也会介绍创意自己的经验和技巧,甚至可以讲到在创意的过程中,如何因为一些生活的细节突发奇想,然后产生了拍案叫绝的创意。
听的时候确实很过瘾,但听完之后,一旦回到自己的工作中,马上会象以往一样茫然一片。同样的策略,为什么别人会那样想,而自己苦思冥想也只能拿出一个平庸的方案?这种差距是无法解释似乎也无法通过学习来填平的。
创意的悲剧性和珍贵,就在于创意的技巧是没有办法复制的。从这个角度讲,创意是无法学习的。
如果创意是无法学习的,那么创意就只能是一种天赋了。
李欣频的这本书揭开了创意的真正秘密。
创意其实是可以学习的。创意不是一种技巧,创意的功夫,在创意之外。创意是人生资源的积累和能量的开发。所以如何创作出优秀的创意,首先要学习如何创造性的生活。只有掌握生活的技巧,不断丰富和深化人生的质量,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使能量瞬间迸发,从而产生优秀的创意。
所以创意的技巧是人生积累的技巧。
这种技巧如果做一个不准确的概括,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张碟。从广度和深度上体悟和感受生活,而读书和看碟的过程,既是间接接触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学习别人对生活的表达的一种方式。而这一切最终的目的,是形成自己的独特语言。
秘密一旦说出来就是最简单的。但在没有说出来之前,秘密始终是秘密。说出秘密的人,必定是这个领域优秀的一批人,卓有成就,洞彻自己和他人,并进行智慧的提炼。当读者阅读的时候,书中字里行间渗出的思想和结构,一下子令原本混乱迷茫的感觉清晰而完整起来。
这就是《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一书的秘密。这本书的秘密就是说出了创意的真正秘密。
 。。  。。 
序二
没有圆滑,就不可能有真诚的创意人生
——著名传媒人   梁冬
只看李欣频的广告文案,必然以为她不谙世事,大抵一个在文字与自我上过于沉迷的人,花在其他方面的精力就要少些。待看完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才发现,原来欣频也是极圆滑的。
这本书; 和欣频一贯的风格不同,没有什么花哨的文字,都是极平淡实用的东西。虽名为广告创意课(或者叫:人生创意课)的讲义,可是欣频讲的,却全不涉及具体的操作,而是如何修炼内功以及如何将内功外化。跟那些照本宣科的讲课比起来,欣频的风格清新而直接,这也是一个真正被教育制度所累过的人才讲得出来的课。她不愿意给学生那些教条、经验,因为那些都是陈腐烂肉,不过浪费年轻人的时间与生命而已(正如她曾经经历痛恨过的)。她也不愿将自己供奉起来,给学生传授什么了不起的大道理,因为,她深知,年轻人大多没什么耐心,即便是经典的道理,也要极快就能见效才好。
总结起来,欣频的创意心得,有两点贯穿始终,一是大视野,二是韧性。前者非一时之功,需日积月累、兼容并包,书本、电影、旅游、人生经历……都是奠基的好材料,只是比例却需依各人的特质自行调配,才见得其功。后者则是关乎性格。世间的道理,大多已经被说出,然而往往是知易行难,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培养起这些读书、看影……习惯,成人以后,如想好好进补,非得有极强的意志扭转不可。即便先天的灵气、基础不错, 在如今这样一个纷繁的世界里,要想坚持终身的自我教育,也非得有大韧性不可。
欣频既不以为单纯的文艺就能把人养活,也不以为商业味就是万恶可耻的,她寻求的,不过是一种平衡——一种巧妙地结合文艺和时尚的平衡。所以她传给学生的养分,也不是偏食的东西,既有如何修炼内功的秘籍,也有如何将内功外化为招式的诀窍。行文到最后,她又告诉我们:不要相信任何一本书所说的,包括这本书在内。我看,也才是她真正想说的。 她的心态与姿势,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恰如其分。说她圆滑,也就在于此。
浅薄、深沉、天真、圆滑……不过是种种姿态而已。透过这些浮光掠影,存在本身,已然是充满创意与奇迹,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在其中静坐片刻,看清自己的所需,哪怕再诚实那么一点点。欣频的这本书,也正是提供了些线索,助你扫除种种路障,进而回归人生的创意本体。

序三
十四贴心灵药方
台湾著名诗人 向阳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把人生可能遭遇的问题浓缩到十四贴心灵药方中,李欣频以她跨越不同领域的知识、阅历,和她广泛的人生兴趣、视野,丰繁的想象,娓娓叙述于每一贴“药方”,既是她在大学教广告课程的教学笔记,同时还是她在广告专业上的全力演出,当然,这其中更多的是如何重新看待世界、自然和自我的种种人生课题。 
我在她的这本著作中,看到了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以及想象的花苞如何逐渐怒放,又如何让自我舒展于阳光和风之中,不被风雨、阴云和吵杂的尘世的声音所摧折、蒙蔽、干扰。讲堂中的言语,能够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创意,这足以启发我们:严肃的、枯燥的、制式的课堂也可以如是活泼、流动、幻化,而又充满律动与喜悦。过什么样的人生?看你用什么样的想象。

自序 我是老师心中的宝藏(1)
——李欣频
我去教书是意外,这本书的诞生也是意外。因为我以前从没想过会去教书,那时的刻板印象是,教书只是重复自己已经知道的,一点建设性也没有。
人生果然充满机遇与巧合,当年因为不想成为老师,所以联考志愿卡上没填任何一所师范学校,但十年后居然回到学校教书,果然是命。在政大广告所赖建都老师的引介下,我到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兼一堂广告文案课,开启了教书的生活。一开始,我把教书视为苦差事,觉得台北到中坜的漫漫路程真是疲惫极了,后来慢慢地发现其中的乐趣:我在讲课,其实是在同步建设自我——我在台上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另一个光明健康的我,变得特别多话,变得超乎寻常地耐心,变成一个很唠叨的人(我以前的文字一向精简,我也一向寡言);我每次教完课都会很开心地离开教室,因为与学生互动不错时,自己的收获也很多。所以课前几天我都会失眠,因为脑中排山倒海地跑出一堆这星期想跟学生说的话,我只好在床边留上纸笔,像在记录别人说话般地速记脑中想的事,然后站到台上时,还会即兴说出一些我自己也没想过的想法;而且我说话的速度极快,因为要急急追着自己飞驰的思绪,所以我对学生很抱歉,因为一开始他们实在跟不上我讲话的速度,但后来也就习惯了。
原本只是一学期的课,本来只是期末答应写给学生的一封信,后来变成了一篇文章,越写话越多,结果两天无法停笔,一口气写了两万字的初稿,最后就变成了五万多字的书,中断了我原本已排定的写作计划。
自从我出版《诚品副作用》《广告拜物教》等广告文案书之后,我常被问到如何培养创意。我个人觉得创意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但创意不是一种可被教授的技巧,而是一种无法言传的生活态度。所以我在教广告文案课时,没有制式的教科书,当周我的新发现与心灵感动,就是那一周的教材。
这本书除了整理自己上课前手写的讲说大纲、在他校演讲的讲稿外,还有一些是看学生们的上课笔记与课后心得勾起的记忆。现在独自一人在书房,看着过去所说的话,宛如还身在教室里,感觉当时像是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借我的口说出这些特别激励向上的话,除了说给学生听之外,有时我也会听听自己在说什么,学生在问什么,即使在课程已结束很久的此时,说着和听着仍然在我脑中继续进行,思想的会面如此迷人,总之,是一种很特别的精神分裂状态。
到后来,我利用每周2到3小时的课堂,把一周从电影、书本、生活……所累积的能量都给了学生,课后虽然疲惫虚脱,却仍然精神奕奕地在下课后继续回答学生的疑惑。这段时间,正是我在研究所念书压力最大的时刻,还好以这两三小时,我孤独思索的灵魂找到与他人交会的点,我开始享受与学生一起共修人生智慧的乐趣,给了我重建信心、自我教育,并与外界互动的机会,否则辛苦高压的学术研究生活,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每次上完课,我都带着一个更坚毅的灵体离开教室,我希望我的学生也是。
教学用的三个抽屉,经过三年,也已经塞满了笔记与讲义。加上很多其他老师的鼓励,决定把这些在课堂上零散的思绪做个系统性的整理。在2003年过年期间,因为家人都出国,刚好朋友们都各自回家过年,所以可以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从小年夜整理到大年初十,希望赶在我中原与科大学生毕业时出版,以留一整本供给他们离开校园后可以回忆点滴的书稿。
我教书经验非常短,而且并非完全做到我所说的,自我的完成度还不到及格的程度,我只是提出一个蓝图,目前自己仍在实践中,边做边修正。我知道出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本身是危险的,出书是单向发声,毕竟不像上课,有疑问可以当场讨论、修正,况且白纸黑字更难有改正的空间。但我发现很多学生从高中毕业进了大学,四年期间还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沉沉浮浮、孤独摸索,而我自己当年亦是彷徨无助,所以我把“找自己”的十年成败经验,很诚恳地、毫无隐瞒地告诉我的学生,希望他们从现在开始思考自己、正视自己、发现自己、开挖自己,希望他们因平凡的我,而联想到自己更多、更精彩的可能未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 我是老师心中的宝藏(2)
其实有资格写书出书的老师比比皆是,写这本书时我异常惶恐,因为自己人生阅历还不足,看得也不够深厚,之所以斗胆写下自己教书的经验,只是希望将来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师,把他们一个个精彩的人生体悟与心得分享出来,因为生命教学,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开挖不尽的宝藏,而我们很少有机会与管道,与其他老师交流,出书只是想抛砖引玉——我相信教育可贵之处在于经验的传承,像点灯但不是路径指引,不是技术的交棒,而是学生自我与未来力的激养,老师只能陪伴一时。
关于教育,我自己在联考与学校不当体制下深受其害,也正因为有好老师,以爱心与耐心帮我在人生的歧途中急转弯,到了安全的彼岸,救了当时可能会因抑郁跳楼的一条年轻生命。现在看到报上层出不穷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心里也很焦急,不知道自己能帮点什么忙,所以自己透过课堂亲身实验生命教学的理念,我想,米奇·阿尔博姆写的《相约星期二》,是这本书很重要的楔子。
很遗憾没听到过去教过我的老师们,一个个精彩的生命灵魂,我会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去找他/她们挖宝续课,我也不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给我的学生,那怕是我跌倒的痛或挫败的伤,都是很好的经验教材。
当每个老师们都这样自我整理时,也可以从各式各样学生的反应与回馈中,看到很可贵的教学相长的奇迹。
我期许自己是一个不轻易对学生做好坏评断的老师,打分数是我非常不愿意做的,因为好坏标准都在他们自己身上,没有人有资格去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有的价值都随着时空而变、因人而异,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他们,虽然讲课本来就很难避免主观,但我希望有一天,如果我还会再教书,我会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一学期的课程,自己设定教学目标与评核标准,自己在环境中找学习教材,自己打分数,做老师的只是咨询者,没有权力,没有权威,只能给建议而已。
第二个期许是;即使我被丢到一个完全没有书本的荒岛,我希望自己的应变力与联想力,可以立即在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良好,而且可以马上找到环境的脉络与资源,与学生一起探索,并合力建构一套新的生活知识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