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累。父亲生病时,是她整整一个月睡在医院照顾。
家境拮据的时候,她退掉学校的餐费,自己做简单 的菜吃。为人处世,她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这一切都深深地感动了我。
到了暑假后期,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到了回 美国的那一天,我和她约定,尽量多给对方写信。 回到美国后,我们开始了鸿雁传书的一年,我 一两天就给她写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向她诉说 美国的大学生活,还有身边的各种趣事。写信对我 来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事情,我可以毫无保留地 和她诉说任何事情,也表达对她的想念。而她的来
信也是一两天就会飞到我的手里,不过就比较含蓄, 虽然也谈论很多事情,但是没有那么炙热的语言在 里面。其实,那是她一贯的风格。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把她给我的来信先复印 一份,然后把复印件上的字一个个地用剪刀剪下来, 再用胶水贴到另一张信纸上,组合成了一封新的“肉 麻情书”,在信上,我告诉她,你以后写信的风格应 该是这样的:

(第一段)开复:自从你回美国后,我三天三夜
仅是看着月亮想着你。我好不习惯,很伤心,很难 过,真痛苦我为你断肠,一蹶不振,甚至多次想不
开。我常常 cry,现在已经欲哭无泪。你是那么的 聪明,可爱,温柔,体贴,完美
据说,她接到这封信以后哭笑不得。
1983 年,还不到 21 岁的我正准备开始读博士。 而同时,另外一个想法也慢慢地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想在走入这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的时候多一个伴侣, 让她陪着我选择,陪着我走人生路。我不一定将来 能够成功,但是,我希望能够让她快乐,给予她幸
福。
在信件里,我表达了结婚的想法。但是,这件 事情对于她来说,真的是太突然了。她后来对我说,
她不但从来没有想过结婚的事情,更觉得结婚对于 她来说简直是十万八千里远的事情,被我一问,有 点懵了。因为她还想在台湾多待一阵,还想照顾外
婆。
等待她多日考虑后,我给她的家里拨了越洋电
话。我清了清嗓音,对着电话说:“我知道,这样的
求婚对你来说有点突然,我们的年龄也比较小。但 是我已经认定你了,我相信你也认定我了。所以,” 我顿了顿说,“你愿意嫁给我,让我成为世界上最快 乐的男人吗?”
电话那一头几乎是沉默了半分钟,我才听到了 一声“愿意”。后来,她告诉我,她本来还是有顾虑, 但是被我的真情打动了。
在 1983 年 8 月 6 日,我们在台北举行了婚 礼。 现在有些年轻人得知我一辈子只有一份感情,
或者说第一次恋爱就结婚了,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尤其是我在 21 岁就组成了家庭,感到有点震惊。其 实,对于我来说,正是因为有了稳定的感情依靠, 使得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不再感觉到孤独,也让 我有了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做科技研发的动力。
妻子这 25 年来任劳任怨,相夫教子,对家庭付 出极多。对她的家人,她总是充满着爱心,永无止 境地奉献,无论是每天六点起来为全家榨新鲜果汁, 还是亲手缝衣服和被子,或者是把衣服烫得笔挺,

我们生活里的每一处都能看到她的关怀。在我繁忙
的时候,她照顾着我。在我专注工作的时候,她从 不抱怨。在我职业生涯进入低谷的时候,她安慰着 我。我遇到过很多次职场的挑战以及生活地点的转 换,都是在她的陪伴支持下度过的。
在这 25 年的婚姻里,我们相伴走来,拥有了太 多太多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与感动。

第四章 博士 生涯
   ■读博士,就 是挑选 一个狭 窄并重 要的领 域作 研究,毕 业的时 候交出一 篇世界 一流的 毕业论 文, 成为这个 领域里 世界首屈 一指的 专家。 任何人 提到 这个领域 的时候 ,都会想 起你的 名字。
   ■你从学 校带走 最有价值 的不是 这份论 文,而 是你分析 和独立 思考的能 力、研 究和发 现真理 的经 验,还有 科学家 的胸怀。 当你某 一天不 再研究 这个 领域的时 候。你 依然能在 任何一 个新的 领域做 到最
好。
■瑞迪教 授这样 说:?我不同 意你, 但是我 支
持你。?这 是一种 真正的 科学家 的精神 。他 这种?科 学面前, 人人平 等?的信 念,深 深地影 响了我 。这
种无言的 伟大, 让我受益 终身, 也让我 以这种 信念
对待他人 的不同 意见。
   ■只会思 考而不 会表达的 人,与不 会思考 的人 没什么两 样。
■如今,我 在各个 学校里 做巡回 主题演讲 ,每
年至少 25 场 ,面 对至少 10 万 学生 。当年 那个羞 涩、 内向、恐 惧的小 伙子已经 不复存 在。这 还得感 谢那 个暑假的 尴尬经 历,它让 我认清 了自己 ,并让 我勇 于挑战自 己。
装了 芯 片的 售 货机
1983 年,我以计算机系第一名的成绩从哥伦比 亚大学毕业。很多教授都建议我直接攻读计算机专 业的博士,而我也感觉到这门学科像万花筒一般多 姿多彩,让我“欲罢不能”。
对于选择哪所学校攻读博士,我心中已有三个 备选,分别是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卡

内基·梅隆大学。这三所大学在计算机领域都有着
很高的建树,由于此前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 里克·雷斯特有过交流,4 月,卡内基·梅隆大学 竟然邀请我免费飞到匹兹堡参观他们学校。
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宾夕法尼亚州 的第二大城市,著名的钢铁大王卡内基,正是在这 里建立了自己的钢铁王国。而卡内基·梅隆大学, 正是以其捐资人安德鲁·卡内基和安德鲁·梅隆的 名字命名的。
卡内基·梅隆大学综合排名在十几名左右,但 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过去 40 多年,它总是排在第
一位(现在,它与斯坦福和 MIT 并列第一),这要归 功它的计算机科学学科的三位创始者:赫尔伯特·西 蒙(Herbert Simon,诺贝尔奖得主,也是中国科学 院最早的外籍院士之一)、艾伦·佩利(Alan Perlis, 图灵奖得主)以及艾伦·纽厄尔(Alan Newell,图灵
奖得主)。
早在 1950 年刚提出数位计算机的概念时,他们 三位就分别开始在卡内基·梅隆的商学院、数学系

以及心理学系进行计算机研究。1965 年,他们创立
了美国最早的计算机科学学科,并开始四处寻觅优 秀人才,吸引到了多位计算机领域的大师,包括尼 科·海博曼(Nico Habermann,算法大师,首任院长),
拉吉·瑞迪(RaiReddy,图灵奖得主,第二任院长, 语音和机器人专家)、曼纽尔·布卢姆(ManuelBlum, 图灵奖 得主 ,密 码学 大师)、 伊凡· 苏泽 兰(Ivan Sutherland,图灵奖得主,计算机图形学发明人)、 兰迪·鲍许(Randy Pausch,感动世界的“最后一课”
教授)、丹纳·斯科特(Dana Scott,图灵奖得主, 计算机理论大师)等。
在这些大师的带领之下,1986 年,卡内基·梅 隆大学从国家拿到的科研经费总共是 l.1 亿美元。 相比之下,当年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刚成立时,科 研基金总共才 1 000 万美元。而且,卡内基·梅隆 真的形成了一个优秀师资、优秀学生、丰厚科研经 费的良性循环。此外,在计算机学院的领导下,艺 术系有了很多用电脑设计出的艺术品,建筑系也更 加专注于电脑辅助设计,整个学校围绕着计算机形

成了它的特色。
这样传奇的一个学校,竟然看中了我,我一时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尽管没有哥大那种神圣的希腊式建筑,但是卡 内基·梅隆大学的校园幽静古朴。最有趣的是计算 机学院的那幢建筑,虽然在全美得过建筑学方面的 奖项,我却认为它“丑得不像话”,整个建筑都是水 泥砖墙堆砌而成,内外都不粉刷。一直到现在,那 幢建筑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就是这样一座奇怪的 建筑,成了培养计算机人才的圣地。
这次参观,让我对计算机学院里的天才们有了 近距离的观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就连计算机 学院的一台自动售货机里,都安装有“局域网”,学 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看到自动售货机里还剩下几 瓶汽水和可乐。
当时带我去参观校园的是一名在读博士,他叫 约书亚·布洛赫(Joshua Bloch,后来他加入 Sun,
成为 Java 大师,他撰写的 Java 著作被全世界公认 为 Java 圣经。他现在在 Google 工作)。走到自动售
货机那里,他开心地指着售货机对我说,“知道这个
家伙怎么连上校内网的吗?那些家伙(计算机学院里
的博士们)太懒了,他们希望待在宿舍就知道他们想 要的东西还有没有,于是就在自动售货机里装上了 芯片。你看,现在他们不用走冤枉路了。”
这个“异想天开”的杰作,让我觉得又可爱又 天才。不过就是为了少走几十米的冤枉路,那些计 算机博士就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去研究怎样 在售货机里装上芯片。简直是一群太可爱的“书呆
子”了
来到卡内基·梅隆,我终于感觉到了天外有天, 我还以 为自己 是最厉 害的 编程高 手,哪 知道 卡内 基·梅隆大学的博士生们,早已在玩着更帅的技术。 通过 约 书亚· 布 洛赫 的 介绍 , 我还 得 知卡 内 基·梅隆大学的博士生教育有一种独特的制度,那 就是教授与学生之间的“marriage process”(结婚
过程)。博士新生并不急于定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在 开学的第一个月里,他们每天要听不同的教授讲课, 就跟相亲一样,对七八十名教授的课程进行评估,
自己感觉对哪位教授的研究领域有兴趣,然后填下
三个“志愿”,以选择自己的教授和研究方向。
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我感觉到十分惊 喜约书亚告诉我,大部分学生都会被第一志愿录取, 万一没有,也基本可以保证得到三个中的一个。这 样,学生们就能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把自己的 研究能力发挥到极致。这也再次充分证明,美国的 教育制度,是让兴趣的指挥棒发挥最大魔力的制度。 我再次被这种机制深深地吸引。
看到了这么神奇的环境、天才的同学、宽松的 制度,我不再犹豫,接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邀 请。爸妈想都没有想到,我最后选择了一个他们从 没听说过的大学,去了一座工业老城匹兹堡,并把 我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那里。
走进 卡 内基· 梅隆
1983 年 8 月,我从纽约来到匹兹堡,花 450 美
元在校园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等待我的新婚妻子飞
到美国和我团聚。当时,我读博士的奖学金是每个 月 700 美元,租房子后,想到每个月只剩下 250 美 元的生活费了,我不禁为自己的前景担忧起来。
打扫完刚刚租来的房间,面对家徒四壁的景象, 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响起了敲门声,我 打开房门一看,天啊我的四姐夫站在我的面前,他 的背后是一辆大卡车,里面装满了各种家具和生活 用品。“知道你快过不下去了,我集合了三家的家具 来救援你。”四姐夫说。原来,姐姐们知道我生活拮 据,也知道我不愿要她们的钱,就搜集了各家各户 的生活用品,租了一辆卡车给我送过来。
我站在门口,嘴巴张得好大,惊讶得不知道说 什么好。等一切摆放停当,我发现我睡着四姐的床, 用着三姐的衣柜,炉灶上摆着五姐的电锅。一切都 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这样一穷二白的,我开始了自 己的博士生涯。
第一个月,我按规定和所有的教授来了一次“相 亲”,每天听不同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我注意到

了拉吉·瑞迪,他的研究方向——语音识别引发了
我极大的兴趣。
瑞迪教授是一个 50 多岁的印度裔教授,小个, 秃头,和蔼可亲,博学多识。上课的时候,他大讲
《星际迷航》、《机器人》这些科幻片,还放电影片 段给学生看。谈起语音识别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总 是闪耀着光芒。瑞迪教授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拥抱别 人,不是美国人那种友谊式的拥抱,而是那种死死 的熊抱。瑞迪教授还是总统特别委员会的一名成员, 但是他一心沉浸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中午几乎不吃 正餐,通常只是叫一个比萨,一边吃一边跟大家讨 论,完全是一幅“走火入魔”的状态。
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我考虑了很久。一方 面,太抽象的研究很容易看不到应用前景,另一方 面,过分注重应用前景的课题往往又不太深刻,而 语音识别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而且,想到 这是一个能够改变未来计算机和人类交流方式的课 题,我感到兴奋不已。于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