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时也是如此,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说,上海人如何如何无礼,有些人竟然还穿着睡衣出来散步。于是,上海方面赶紧出台个文件,说“睡衣睡裤不出门,做个世博文明人”,要求市民别再穿睡衣睡裤出门了。
礼仪的本质是尊重(2)
是啊,世博就要开始了,我们要讲文明了,因为外国人要来了。那外国人走后呢?只剩下中国人自己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无所谓了?是不是这时候随地吐痰都没人管了?
功利教育下的产物:礼仪面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不是说大家天生如此,国人素质低下,而是我们的教育本来就是这样的。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是功利的礼仪教育。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出去时要注意,对人要有礼貌,别给爸妈丢脸!”上学时,老师会交待说:“你这是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到那儿之后客气一些,礼貌一些,别给学校丢人!”工作后,领导也会说:“出去见客户时,你代表的是单位的形象……”总之,不是代表这个代表那个的,就是为了给自己挣面子。我们接受的不是礼仪教育,而是面子教育!
如此功利的教育严重违背了礼仪的自律原则,结果是,大多数人在礼仪方面缺乏自律精神。比如说,现在红灯亮了,附近没有交警,也没有摄像头,那我就闯吧!忽然想吐口痰,一看,附近没有人,那我就吐在地上了。现在离开客户公司了,也没有同事在场,我就把皮鞋拖了,把脚放在椅子上,放松一下……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有人在的时候一套,没人在的时候便是另一套。好些女性也是这样,出去时打扮得光鲜靓丽的,说起话来轻声细语,走起路来优雅娉婷,可是一回到公寓,刚进门,就把鞋子蹬了,把皮包甩出去老远,大叫一声:“累死老娘了!”
为什么?回到家了,没有外人了,我不用再装下去了!
如此教育的后果就是,中国人并不认可礼仪,只是觉得这是一场秀,一种谋取面子的工具,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要做个文明人。结果,现在不文明的现象才会那么多,比如说公共场所特别脏,很多人乘车、买票时几乎不排队,出门时人模人样,回家后狗模狗样……
此外,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说谦虚,为什么要谦虚?小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你只有谦虚了,才会进步,才能让你得到更多。而很少有老师或家长会告诉孩子:不管你进不进步,都得谦虚。
为了这个问题,我还曾跟武汉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生辩论过。当时,这所学校一名法学硕士报考本校的博士,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都很高,毫无悬念地考上了。于是,他上网跟大家分享他的考博心得。其中,他特别说明了一点:你的观点再新颖,知识再丰富,但你是在面试,哪怕反对你的教授再迂腐,你在心里怎么瞧不起他,回答的时候都一定要低调、谦虚,这样才能增加你的印象分。
看完他的文章后,我觉得很别扭,因为这里的“谦虚”已经完全变质了,不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而是用来套取某种利益的一种工具、一套权术。为了面试的分数,哪怕你平时再狂,不好意思,这时候也要忍耐,装出一副谦虚的样子来!如果那天的主考官刚好是喜欢个性张扬的人呢?是不是被你打听到了之后,你就打算变得不谦虚了?投其所好,装得狂一点?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只能说中国人太市侩,我们的教育太可怕了!
像这样的错误教育还有很多,功利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当人们按照老师、家长教的那样去做了,却没有得到他们预想所说的那些好处时,他们就会怀疑开始这些道德规范了。比如说,我们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因为只有你今天帮助了别人,别人明天才会帮助你。好了,问题就此出现了:我经常帮助别人,可是有一天有我难的时候,我发现旁边都是冷漠的目光,你说我的心会不会冷下来?会不会开始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你想想,现在还有多少人敢助人为乐?街上有个老太太摔倒了,让你去扶,你敢去吗?
其实,正确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跟礼仪一样,让人意识到,这些美德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是我们同禽兽的主要区别。你做了,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做,不做就会良心不安,而不是想着今天能得到什么,明天能得到什么。
要不然,我们这个社会充斥的就是一帮利欲熏心的家伙,人与人之间也缺少尊重与关爱,搞不好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中国号称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是个文化大国,可是人与人之间充满警惕性。要出门了,爸妈会交待说:出门在外小心点,别跟陌生人说话,陌生人的烟不要吸,火车上别人给的水不要喝……想想看,你是在一个礼仪之邦旅行,你是在跟同胞们打交道,怎么又把他们全当成潜在的坏人了呢?如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坏人,那你告诉我说这是一个“礼仪之邦”,那不是很可笑吗?
当然,国人也会有善良、诚恳的一面,比如说老外爬山时迷路了,地方上的公安局倾巢而出,至于本国的老百姓是不是已经失踪好几天了,可能就没人管了。可是,一个国家如果连本国的公民都不尊重,都不重视,你说,它还能算是“泱泱大国”吗?

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名公民,与人交往时都必须牢记一点:尊重。
如何尊重?说大一点,就是言行合一,表里如一。很多人学习礼仪时重仪不重礼,在形式上做得像模像样,但是内心根本没有什么敬意。有的人面对领导的时候,表面上表现得很尊重对方,但是心里面非常不屑,甚至还有一大堆牢骚:“不就是有背景嘛!不然也当不上领导;不过是仗着裙带关系坐上领导位子的蠢材……”这就是典型的表里不一。
有些所谓的礼仪专家有时候也难以免俗,他们写的有些章节我甚至是当成笑话书来看的。比如说有个礼仪专家在他的书中提到了一件事:有一次,他和他太太要去看一场很重要的演出。但是很不巧,家里突然来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对他说,自己没有什么事,只是过来找他聊聊天。
聊了好一会儿,这位礼仪专家感觉这样下去看演出可能会迟到了,看了一下手表,心里很着急,巴不得别人赶紧走。那个客人就问他说:你是不是有事情。这个礼仪专家说,自己没有什么事情。
于是,两个人又聊了20多分钟。结果他太太呢,有点着急了,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还不停地看表。这个时候,那个客人又问,到底有没有事?这个礼仪专家还是坚持说自己没有什么事情,继续聊!但这个时候,这个客人也发觉有些不对劲了,于是起身告辞。
这个礼仪专家等客人一走,就开始数落这个人的不是:不识相、不懂礼貌、不懂规矩……
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很可笑:别人三番五次地问过他到底有没有事情,他自己表里不一,不肯明说,才给别人和自己造成了这些不必要的烦恼。倒是那个客人,见微知著,能够根据这一家子不是不时看表就是烦躁地走来走去的情形,判断出对方可能真的有事,不便久留。
我们学习礼仪,需要的就是这种“敏感”,说话、做事时多考虑对方的难处。就像给人递一把剪刀一样,你会怎么递过去?考虑周到的人都会把那个带刃的地方朝向自己或者他处,把带柄的部位留给对方。
当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相对绝大多数都难理解并做到,但是职场中类似的错误现象难道还少吗?比如说很多人发邮件投简历、投稿件时,就会经常不为对方考虑。投个稿件,邮件的标题就写“稿件”两个字;发个简历,邮件的标题就写“简历”或者“求职信”这几个字。
他完全没有考虑到,一个编辑或是一个HR,他一天会收到多少份稿件或简历。弄这么一个标题,万一这个编辑或者HR觉得稿件或者简历还不错,可是一时找到文件,想到邮箱里再找来看看时,他就只能一封封地检查了。不过,真有这种耐性的编辑或HR还真不多,你要是没处理好这种细节,就会在无形中错失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还有一些人在发传真的时候,没有完全考虑到对方的难处:对方要是一直守在传真机旁边也就罢了,如果没有呢?那你给他发传真的时候,有没有在传真文件上写明这个文件是给谁的呢?你要是写了的话,那么不管是谁接到,他都会知道把这个文件给收件人。否则,你只有打电话告诉对方:“我给你传真传过去了,你记得去拿。”可万一他刚好要出门呢?万一他今天不在单位呢?那个文件就几乎等于没人接收了,一不小心还会搞丢了。
事实上,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尊重人的人,在传真文件的时候通常会标注本文件共有多少页。这样,就算对方的传真机中途没纸,也能及时补纸打印,而不至于过了两三天,对方才发现出了纰漏。
表面看来,这只是一个的工作习惯,但往深了说,这也还是一个礼仪的习惯。
还有一些人,给自己的客户、领导发短信的时候不署名。其实发送之前,你如果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一下,就不会这么做了。比如说你要给你一个大学老师发短信。虽然你很尊重他、很佩服他,但是他教过的学生那么多,可能还记得你吗?你要考虑他带过多少学生啊!这一期间,他的手机可能也换过,不是吗?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给他发个短信,他看到的极有可能就是一个陌生号码,然后暗想:有条祝贺的短信,写得不错,可到底是谁发的?
如果你以前干过这样的“好事”,不妨先“检讨”一下自己,看办事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对方的难处,有没有不够负责任的地方。否则,你所学的礼仪就只有“仪”没有“礼”了,对方感受不到你的尊重,你自己也会变得特别累,觉得每天像是在演戏。
《大学》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学习礼仪,正心诚意可谓第一课:最难的一课,却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课。
本节要点:
学习礼仪,不要拘泥于一招一式的了解与模仿,关键是要掌握礼仪的本质——尊重。
“仪”是形式,怎么穿戴,怎么吃饭,怎么走路,很直观,很好学。“礼”是本质,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人。
正确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跟礼仪一样,让人意识到,这些美德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而不是想着做了之后我能得到什么。
 。  。。  想看书来
懂礼,就要搞清楚次序问题(1)
前面,我一直在强调“礼”的重要性(当然是指狭义上的“礼”),但这也是最难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毕竟,它是一个人内心或者本性的东西,没法强求。但是有一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尽量做到的,那就是“仪”。
古今中外,什么时候需要强调礼仪?什么时候需要强调尊重呢?
就是有差距的时候。你比我高一等,你是长辈,我是晚辈;你是女性,我是男的;你是领导,我是下属;你是君主,我是仆臣……因为有一个级别或次序上的差别,我必须对你多一分的敬意。也就是说,讲到礼仪,第一个要强调的就是次序问题。
中国古代强调尊卑有序,就像孔子所说的,要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其实,职场中也有“三纲五常”。
首先是通用的次序,“前后”、“左右”、“老少”、“上下”、“宾主”……东西方不同的是两性的顺序,中国人强调的是“男女”,男尊女卑,西方人则是说“女士们、先生们”(Ladies and gentlemen),女人在前面。现在我们也“跟国际接轨”,强调女性在前面了——不过,你要是想到中国还有“阴阳”、“雌雄”等说法,就会觉得这不过是“恢复祖制”罢了。
在职场中,它们主要体现为:下属要尊重上级,晚辈要尊重长辈,男性要尊重女性。这三项规范是比较常见的,不管你是打电话,还是工作、用餐,都会用到,优先级别则依次递减。
就拿打电话来说吧,不管谁打给谁,应该是谁先挂电话?很简单。被尊重的人享有优先权,可以先挂电话。哪怕是长辈主动给你打的电话,谈完事情之后,也应该是他先挂电话。你要是给一个女士打电话,则是对方可以先挂。但是很多人毛手毛脚,或者说根本不懂这一套,觉得反正是公事公办,谁先挂电话都一样。还有些人因为怕领导,说完电话之后就赶紧挂掉,真是大大地失礼!
如果与客户通话呢?应该怎么办?“宾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